
臭虫,又称壁虱、木虱、床虱、扁螂等。属昆虫纲,半翅目,臭虫科、臭虫属,是半翅目昆虫中具有医学重要性的一个群类 。为不完全变态昆虫 。体扁,腹部宽,卵圆形,红褐色,无单眼。触角4节。喙3节,藏于头下沟内。翅退化,仅保留前翅革片的残痕。跗节3节。吸食恒温动物的血液,夜出性,白天藏于缝隙中。根据报道,全世界有臭虫74种,但绝大多数寄生于蝙蝠和鸟,与人类有关的种类较少。臭虫长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,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,臭虫爬过的地方可留下难闻的臭味,故名臭虫。
近10多年来,臭虫在欧洲、北美、澳大利亚和亚洲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出现。我国部分地区也日趋常见,有广泛发生的风险。大多数人被臭虫叮咬后皮肤出现红肿、瘙痒等免疫反应症状。臭虫侵扰会引起焦虑和失眠。虽尚未有臭虫传播疾病的报道,但在臭虫体内检测到了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菌。臭虫的蜕皮(幼虫)和繁殖(成虫)都需要以吸血为食。尽管从臭虫身上分离出包括乙肝病毒、抗生素抵抗的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。但是还没有证据显示臭虫是一些病毒、细菌原生动物的载体,因此具有较小的医学重要性,臭虫叮咬令人讨厌它既可能是很小刺激,也可能是快速或迟发的免疫反应,甚至是严重的过敏症。
环境防治的目的是铲除孳生条件。大量的实践经验证实,对有臭虫侵害场所的治理,环境整治是尤为重要的。臭虫防治工作,不论在城市或乡村,要与当地卫生创建工作相结合。
在城市中,要对各种集体、民工宿舍开展以创建“清洁宿舍”的评比活动,做到勤晒被褥、勤洗澡换衣,做到床头、床底无杂物,寝室内无异味。
在农村中,要结合新农村建设,开展以炕、床、卧室清洁卫生、明亮通风的移风易俗的活动,可用油灰、石膏、水泥、封堵墙面、顶栅和各种坐、卧具的缝隙,预防臭虫的栖息和孳生。在环境防治中应重点关注的场所,一是在城市:要关注人群聚集的民工宿舍、建筑工地、中外资企业的集体宿舍;关注军营、医院、敬老院、看守所、遣送站、监狱等特殊单位;关注公共浴室、桑拿、足浴、影剧院、小旅馆等特殊行业;关注客轮、绿皮火车车厢、长途卧铺大巴等交通工具及候车、候船室的臭虫侵害。二是在农村:要关注贫困农户、孤寡老人的住宅和乡村人群聚集的学生宿舍、医院诊所、理发店等场所的臭虫防治。